秋高气不爽?专家支招,让您安稳度过“多事之秋”
秋季气温逐渐降低,空气变得干燥,这种环境变化可能使人体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下降,更容易受到过敏原的刺激。同时,秋季也是花粉传播的高峰期,如豚草、蒿草、葎草等植物的花粉在空气中大量飘散,都是引发过敏性鼻炎、过敏性哮喘等疾病的重要过敏原。秋季成为许多有呼吸道疾病患者的“多事之秋”,为此,本文就秋季高发的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常见问题,一一为读者们详细解答。
问题1:哪些因素会导致过敏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生?
答:
遗传因素:过敏性鼻炎、过敏性哮喘可能与家族遗传有关,父母患有过敏性疾病会增加子女患病概率。通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鼻痒、喷嚏、咳嗽、甚至喘息等症状。
环境因素:空气污染、尘螨、花粉、宠物皮屑等常见过敏原可能诱发过敏性鼻炎或哮喘。
药物因素:常见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消炎药,其他药物还有降压药、β受体阻滞剂、抗胆碱药、抗生素和某些生物制剂。哮喘患者如对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非甾体消炎药不耐受,可在服用药物数分钟或数小时后诱发哮喘急性发作,称为阿司匹林性哮喘。
感染因素:呼吸道感染,尤其是病毒或支原体感染,可加重或诱发哮喘。
心理因素:儿童接触的社会环境也可能导致哮喘的加重。妊娠期或产后早期的母亲压力与儿童患哮喘的风险增加有关。
问题2:过敏性鼻炎、支气管哮喘有哪些症状?
过敏性鼻炎主要症状为反复发作的鼻涕、喷嚏、鼻痒及鼻塞。支气管哮喘的症状主要是反复发作的喘息、气急、胸闷或咳嗽,常在夜间或凌晨加重,患者在呼吸时会发出吹风样或蜂鸣样的哨声,尤其是在呼气时,喘鸣音最为明显。由于上下呼吸道解剖上的连续性,发病机制的相似性,导致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能鼻炎常同时患病,专业术语称为“过敏共患疾病”。研究显示,超过85%的哮喘患者同时患有过敏性鼻炎,约有20%~30%的过敏性鼻炎患者患有哮喘。
问题3:过敏性鼻炎和哮喘为什么总一起发病?
医学界普遍认为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是“同一气道、同一炎症”,并提出了“气道关联疾病”假说。即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是一个统一的形态和功能单位。鼻腔作为气道入口,最先接受到外界因素的刺激。当吸烟、细菌、病毒等各种危险因素刺激易患个体时,鼻腔最先受累,使其鼻腔黏膜、黏膜下血管发生炎症反应。当危险因素持续存在时,鼻腔局部的炎症反应将扩散至气道其他部位,或通过“鼻肺反射”引起下呼吸道的病理改变,发生炎症反应,上下气道炎症反应相互作用,促进气道炎症发展,使患者气道症状加重,出现鼻塞、流涕、咳嗽、咳痰、呼吸困难等症状。所以二者常会一起发作。
问题4:一换季就容易打喷嚏、流鼻涕,是过敏还是感冒?
答:感冒发病诱因主要与病毒感染、免疫力下降、环境因素及接触传播有关。病毒感染(如鼻病毒、冠状病毒等)是直接原因,而免疫力降低、受凉、人群聚集、季节变化等因素可增加感染风险。感冒的主要症状为发热、咽痛、鼻塞流涕、全身酸痛等,病程<1周。过敏性鼻炎常与接触致敏原相关,以阵发性喷嚏、流清涕、鼻痒为主,无发热、全身酸痛等症状,持续数周至数月。如果一换季就出现打喷嚏、流清涕,考虑还是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可能性大。
问题5:患有过敏性鼻炎或哮喘,还能养宠物吗?
答:鼻炎或哮喘患者是否可以养猫狗等宠物,需根据过敏原检测结果来判断。若对猫毛、狗毛等过敏原过敏,则不建议饲养;若未发现过敏,可采取防护措施后尝试饲养。建议先到正规医院进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,明确是否对猫毛、狗毛及动物皮屑等过敏原过敏。若检测结果显示过敏,应避免饲养。
问题6:过敏性鼻炎或哮喘,该如何治疗?
答:由于发病机制的相似性,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治疗也有一致性,用药包括吸入用糖皮质激素(ICS)、抗组胺药(氯雷他定、西替利嗪等)、白三烯受体拮抗剂(孟鲁司特钠)及最近应用于临床的生物制剂(奥马珠单抗、美泊利珠单抗)等。治疗需综合药物控制、环境管理和生活方式调整。部分患者对于糖皮质激素有诸多顾虑而拒绝用药,其实ICS局部抗炎作用强,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,所需剂量较小,全身性不良反应较少,且ICS可有效控制气道炎症、降低气道高反应性、减轻哮喘症状、改善肺功能、提高生活质量、减少哮喘急性发作的频率、减轻急性发作时的严重程度、降低病死率,因此,建议哮喘或鼻炎患者,规律用药,切勿自行停药。
问题7:进入秋天,中医角度有哪些养肺的妙招?
答:中医认为肺为娇脏,喜润恶燥,燥邪易伤肺阴,秋季养肺的关键在于润燥、滋阴、保暖,并结合饮食、运动、作息调整,可以需通过食疗、穴位保健、呼吸锻炼等方式增强肺功能,预防呼吸道疾病。
饮食调理:秋季气候干燥,应多喝水,多吃滋阴润肺的食物,如梨、百合、银耳、莲藕、山药、芝麻、蜂蜜等。可以自制雪梨川贝羹(雪梨1个+川贝3克+冰糖少许,隔水蒸30分钟),百合银耳粥(鲜百合30克+银耳半朵+粳米50克,小火慢炖30分钟)以润肺。少吃辛辣燥热之品:辣椒、姜、蒜、烧烤等易耗伤肺阴。
适当运动:所谓“秋季堪悲未必然,清寒正是可人天”,秋季非常适合运动,如慢跑、太极拳、散步等,以增强心肺功能。
注意保暖:秋季早晚温差较大,应注意保暖,避免着凉呼吸道感染,以免损伤肺气。颈部、后背、口鼻是肺的“门户”,外出戴围巾、口罩,尤其老人儿童需注意温差。
起居有节,情志稳定:秋季宜早睡(22点前)以养阴,早起(6-7点)使肺气舒展。避免熬夜导致虚火上炎。保持心情舒畅,避免过度悲伤或情绪激动,以免影响肺气的宣发。
穴位按摩:按摩肺俞穴、太渊穴、膻中穴、风池穴、风府穴等穴位,可起到润肺止咳、强身健体的作用。
预防过敏性疾病发生:秋季是气道过敏性疾病的高发季节,要防尘除螨、防花粉等,应注意预防过敏性疾病的发生。总之,秋季养肺需要综合调理,从饮食、运动、情志等方面入手,保持肺部的健康。同时,对于特殊人群,如老年人、儿童、孕妇等,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养肺方法。
相信您通过上述问题的解答,对秋季过敏性呼吸道疾病的诊治有了充分的了解,科学的认知、积极的预防和规范的治疗,将帮助您从容应对季节的挑战,安心度过这个“多事之秋”。
(来源:科普中国)
最新新闻
-
癌细胞最怕的1种蔬菜,很多人都没吃够
2025-09-11 -
献血后,收到“不合格”的短信?不要慌!
2025-09-11 -
这样走路,既能让你看上去更年轻,还能助力长寿!
2025-09-11 -
在天干物燥的秋天,白癜风皮肤易“破防”?
2025-09-11 -
高尿酸成“第四高”!1.7亿人背后的健康隐患
2025-09-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