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 2025-09
2025-09-01

这些“土方法”害人不浅!常见的5个急救误区,快来看,别中招!

访问量:

在日常生活中,意外伤害常常突如其来。当家中的成员突然流鼻血不止、被热油烫伤,或是吃饭时不慎卡了鱼刺,您是否曾经下意识地让他们仰起头、往伤口涂抹牙膏,或是急忙吞下一口饭?这些看似来自经验的“土方法”,实际上隐藏着不小的风险。

误区一:流鼻血时仰头止血

可能带来的危险:

流鼻血时仰头,血液容易倒流进入气管,增加窒息的风险;同时血液还可能刺激胃黏膜,导致恶心和剧烈呕吐;此外,这种做法也会掩盖真实的出血情况,延误必要的医疗处理。

正确的急救方法(采用低头捏压四步法):

第一步:应让患者坐直并向前低头,使血液能从鼻孔自然流出。

第二步:用手指捏住鼻翼最柔软的部位(注意不是鼻梁),持续按压十分钟。

第三步:可以在颈后发际线位置放置冰袋帮助止血。要提醒患者尽量不要咽下流入喉部的血液,应随时吐出来。

第四步:如果流血二十分钟后仍未停止,或呈现大量喷涌状态,应立即送往医院。

误区二:烫伤后涂抹牙膏或酱油

可能带来的危险:

在烫伤创面涂抹牙膏、酱油等物质,会阻碍皮肤散热,加深烫伤程度,还可能引起细菌感染,导致创面溃烂甚至组织坏死。这些做法也会污染伤口,干扰医护人员对伤势的判断。

正确的急救方法(牢记冲脱盖送黄金原则):

应立即用流动的冷水持续冲洗伤处至少十五分钟,这是最关键的一步。小心地剪开覆盖伤处的衣物,注意避免撕扯已与伤口粘连的部分。之后用清洁的纱布或保鲜膜轻轻覆盖创面。如果出现水泡或皮肤发白等严重症状,应尽快送医治疗。请切记不要涂抹任何药膏,也不要自行挑破水泡。

误区三:癫痫发作时往患者嘴里塞东西

可能带来的危险:

在患者抽搐时强行往口中塞入物品,极易导致牙齿崩裂或口腔软组织撕裂。断裂的牙齿还可能落入气道引起窒息。此外,强行按压患者身体也可能造成关节脱臼或骨折。

正确的急救方法(遵循“三护一记”原则):

应优先用软物保护患者的头部,避免撞击受伤;迅速移开周围尖锐物品,确保环境安全;帮助患者转为侧卧位,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,保持呼吸通畅;同时记录抽搐发作的持续时间。待抽搐停止后,仍保持侧卧位,不要立即喂水或喂药。

误区四:随意搬动脊柱损伤者

可能带来的危险:

对于脊柱受伤的人,任意移动可能导致骨折处移位,甚至造成脊髓横断,引发永久性瘫痪。不当的颈部活动还可能抑制呼吸,导致呼吸骤停。

正确的急救方法(坚持不动等专救):

除非所处环境存在即时危险(如火灾),否则千万不要移动伤者。应用双手轻轻扶住其头部,保持中立位置不动。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,并明确告知接线员患者可能有脊柱损伤。同时注意为伤者保暖,避免失温。应等待专业急救人员使用脊柱板进行搬运。

误区五:鱼刺卡喉后吞饭团或喝醋

可能带来的危险:

吞饭团反而可能将鱼刺推得更深,甚至扎入血管;喝醋并不能软化已经钙化的鱼刺;强行吞咽还可能导致食管穿孔,引发大出血。

正确的急救方法(采用停看就医法):

首先立即停止进食和饮水。可尝试低头用力咳嗽,看能否将鱼刺咳出。如果鱼刺位置不深、肉眼可见,可小心用镊子水平方向夹出。若是鱼刺位置较深或无法取出,应尽快前往耳鼻咽喉科就诊。切记不要用手抠挖,以免鱼刺滑入气管。

专家提醒:家庭急救的核心是不造成二次伤害。遇到意外时,慌乱中的错误操作往往比损伤本身更危险。请牢记急救避险五字诀:鼻血捏鼻翼,烫伤冷水冲;抽搐侧卧护,骨折勿移动;鱼刺禁吞咽,速拨120

(来源:科普中国)